近日,央視網曝光了兒童手表風險,一款標注班主任推薦的兒童手表客服表示,他們的手表內游戲支持自由下載。由于如今的兒童智能手表不斷迭代更新,其中潛藏的危險引發廣大家長熱議和擔憂。
近年來,兒童智能手表的功能不斷延伸,逐漸升級迭代增加了各種功能,除了定位、接打電話外,還新增了如微聊、視頻通話、拍照發好友圈、留言評論、益智游戲、支付等。由于功能實用、趣味性強,越來越受到家長和未成年人的青睞。但是孩子們的認知能力有限,在使用部分兒童手表中可能無法察覺多種敏感權限被開啟,從而導致孩子的錄音、定位、人臉圖像等隱私信息存在被暴露的風險。
兒童的安全健康至關重要,小小的疏漏都可能造成不可逆轉的重創。因而,在兒童智能手表的推廣上,應充分發揮多方合力,小心兒童智能手表上存在的“危險”。
從生產層面“做減法”。研發團隊在開發兒童智能化產品時應符合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交流軟件應與成人有所區別。產品研發之初要做好風險評估,遵循數據最小化原則,在產品功能上做減法,不過多增添吸引兒童眼球的模塊。以健康與安全為核心,滿足兒童實際需要,同時加強信息安全保護,避免因為程序漏洞導致兒童身心安全受到威脅。
從經營層面“做加法”。在兒童智能手表上,廠商應當使用加密技術和更嚴格的安全措施來保護孩子的隱私,把好產品銷售關。同時應牢記行業道德和社會責任,不能因為節約成本,而選擇有可能危害兒童安全與健康的電子產品,成為給兒童帶來傷害的助燃劑。
從監管層面“做乘法”。一方面,行業應加大監管和審核力度,提高準入門檻??砂l布關于兒童智能產品的設計與推廣指導規定,制定兒童智能手表行業安全標準,定期查驗相關軟件環境是否安全健康,通過行業約束實現優勝劣汰。另一方面,政府應大力暢通監督渠道,激發群眾監督。對于違反相關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的企業或平臺,要嚴肅追責,形成強有力的震懾力。同時應暢通投訴渠道,讓群眾能夠對于此類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及時的反饋和投訴,為兒童的健康發展筑牢“防火墻”。
兒童的自保能力較弱,因而只有發揮多方合力,筑牢安全屏障,才能讓未成年人安全、快樂地長大。
作者:猇亭區虎牙街道高湖村 汪曉蓮
特別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三峽宜昌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