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市委七屆四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在城區舉行,審議通過了《中共宜昌市委關于制定宜昌市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的建議》和《中共宜昌市委常委會向市委七屆四次全體會議的工作報告》 ,總結了2022年經濟工作,部署了2023年經濟工作。會議對于我們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二屆三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在新征程上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宜昌新實踐具有重大意義。
即將過去的2022年,極不平凡、極不容易。這一年,外部環境復雜多變,疫情旱情交織疊加,穩增長難度之大、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面對“一難兩難多難”“既要又要還要”的多重挑戰,宜昌堅決貫徹“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要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經受了重大考驗、穩住了經濟大盤、推動了轉型發展、守住了紅線底線,特別是解決了一些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一批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建設邁穩第一步、見到新氣象,交出一份殊為不易的精彩答卷!
這些成績的取得,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掌舵領航,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在于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親切關懷,是市委團結帶領幾大班子和全市上下踔厲奮發、拼搏奮進的結果。面對這份答卷,我們深刻體會到,只要堅定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就能夠戰勝一切困難挑戰,推動經濟行穩致遠。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部署的關鍵之年,也是強產興城創典范的攻堅之年,還是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的重要一年。市委七屆四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深入貫徹上級精神,立足宜昌實際,結合市場預期,明確了明年的預期目標。這些目標,是搶抓機遇、穩定預期、提振信心的現實需要,是自我加壓、勇挑大梁、走在前列的責任擔當,是順應大勢、爭先進位、贏得勝勢的內在要求,兼顧了需要與可能、當前與長遠,充分體現了責與能的有機統一、時與勢的精準研判、危與機的辯證把握、穩與進的綜合考量。我們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工作部署上來,把牢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始終保持志在必得的奮進姿態,堅定信心、奮發進取,努力實現預期目標,并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
做好明年經濟工作,需要把握好工作重點:著力擴內需、穩增長,固牢發展底盤。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讓項目和招商引資更快開花結果,將服務和壯大主體作為重中之重,把推動全域競進作為當務之急,抬升發展底板。精準換賽道、搶風口,鍛造硬核實力。做強制造業當家產業,搶占數字經濟發展風口,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強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撐,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全力優功能、建平臺,提升城市能級。推動城市品質“大提升”,暢通綜合交通“大樞紐”,構建對外開放“大格局”,實現營商環境“大優化”,吸引大項目、推動大發展;互利促合作、促協同,實現共進共贏。加快推動三峽地區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戰略落地,持續深化與三峽集團互利合作,引領帶動宜荊荊都市圈發展。用心解民憂、守底線,增進民生福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辦好民生實事,加快補齊民生短板,讓美好生活更有溫度、惠民答卷更有厚度。各地各部門要堅持系統觀念、守正創新,用好統籌方法,善于把經濟發展中的堵點、痛點、難點、空白點轉化為增長點,全力以赴加快發展。
立足新的起點,邁上新的征程。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堅強領導下,踔厲奮發、勇毅前行,銳意進取、扎實工作,全面完成明年各項目標任務,奮力譜寫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建設新篇章,為湖北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