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 id="h966k"><strong id="h966k"></strong></p>

    2. <p id="h966k"><strong id="h966k"><small id="h966k"></small></strong></p>
      1. <acronym id="h966k"></acronym>
          <table id="h966k"><strike id="h966k"></strike></table>

          追春光 搶農時

          2023-02-20 08:13 來源:三峽日報  編輯:羅丹燕  審核:肖雨琴

          2月16日,遠安縣洋坪鎮鳳凰村香菇生產基地,菇農正進行袋料香菇接種、培育。 三峽日報通訊員 趙靖 攝

          2月13日,當陽草埠湖隨士玉、隨士滿兄弟搶抓農時,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 三峽日報全媒記者 吳延陵 攝

          2月14日,枝江市七星臺鎮金家潭村,村民使用植保無人機施肥。三峽日報全媒記者 付蓓蓓 攝

          大地回春,農事漸起。立春以來,在宜昌2.1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大地上,到處是一派人勤春早的忙碌景象。

          2月14日,枝江市百里洲鎮馮口村,機械化作業讓春耕生產更加便捷高效。三峽日報全媒記者 林瀟 攝

          2月14日,夷陵區龍泉鎮雷家畈村,村民忙著搬運化肥。 三峽日報全媒記者 黃翔 通訊員 楊一竹 攝

          田間地頭,耕整機轟鳴作業,翻起肥沃的土地,農民忙著平地起壟、育苗播種;溫室大棚里,蔬果幼苗茁壯成長,農技人員手把手“傳經送寶”……從宜東平原到宜西山區,農民們辛勤耕耘、播種希望的場景,成為這個春天最美的畫面。

          兔年伊始,我市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立足“早”字,搶抓農時,扎實開展農作物田間管理和春耕備耕工作,打好春耕備耕主動仗,為全年豐收夯實根基。

          一年之計在于春。抓好春耕備耕,是確保全年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的關鍵。今年冬春連旱、低溫凍害,對越冬作物影響較大。市農技中心組織各縣市區農情調度聯絡員深入一線開展油菜、小麥苗情調查,掌握在田糧油作物生長情況。

          糧油穩產增產,科技是關鍵。全市廣大農技人員走進田間地頭,指導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等做好小麥、油菜促弱轉壯、抗旱防凍、病蟲防治等工作。冬至以來,全市小麥、油菜清理“三溝”97.5萬畝、追肥104.3萬畝、病蟲害防治31.3萬畝、化控37.7萬畝,夏糧夏油作物長勢良好。

          2月9日,點軍區聯棚鄉楠木溪村,農技專家在橘園開展技術指導。三峽日報全媒記者 黃翔 通訊員 皋香 楊賢月 攝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為保障今年春播用種安全,市農業綜合執法支隊對城區種子批發市場進行了拉網式專項檢查和監督抽查。市種子監督站對抽取的多批次種子樣品,及時進行了水分、凈度、發芽率等室內檢測,從源頭上把好種子質量關,為豐收保駕護航。

          農資的優劣關系到一年的收成。我市強化農資市場監管,打造農資銷售市場的“凈土”。連日來,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526人次,檢查農資門店900余家,確保農資市場秩序穩定。截至目前,全市水稻備種103萬公斤、玉米備種298萬公斤、農藥儲備2000噸、化肥儲存9萬噸、商品有機肥儲存10萬噸,春耕農資需求無虞。

          產業旺,鄉村興。2月13日,市柑桔科學研究所農技人員走進云紅、九秋鮮柑橘專業合作社,為橘農指導柑橘樹凍害防治和水肥一體化技術。春節過后,該所農技人員奔赴夷陵、宜都、枝江、當陽等柑橘主產區,開展技術指導40余次,為橘農現場解決疑難問題20多個,促進產業增效橘農增收。

          近日,秭歸縣5萬多畝紅肉臍橙豐收上市。圖為2月15日,工人在秭歸縣一電商產業園內的臍橙清洗生產線上忙碌。 新華社發(鄭家裕攝)

          不誤農時不負春。市農業農村局加強生產調度,及時掌握春耕春播進度,發現問題及時指導解決。同時,加大強農惠農政策宣傳力度,充分調動廣大農民投入春耕生產的積極性、主動性,裝滿“糧袋子”、拎穩“油瓶子”。

          人勤春來早,躍馬趕秋實。爭主動、搶農時、興產業、穩經濟,一首春耕備耕的“協奏曲”正響徹宜昌大地。

          三峽日報全媒記者 揭興偉 通訊員 汪琦

          熱點專題
          综合激情网